微策略不計成本重押比特幣,至今的績效卻不如買黃金?
自 2020 年 8 月以來,Strategy(原微策略)透過增發股票與可轉債等方式將鉅額資金投入比特幣,聲稱比特幣是「數位黃金」,並強調其作為抗通膨儲備資產的戰略價值。而 Strategy 持續在低點與高點之間持續加倉,最終累積了超過 50 筆交易,持有超過 50 萬顆比特幣。
然而,回顧這段旅程,如果當初將這些資金投入黃金或標普 500,結果又會如何?我們以 Strategy 每一次實際投資的時間點與金額為基礎,模擬平行宇宙中的替代選擇:若當時改買黃金或標普 500,績效會比比特幣更好還是更糟?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- 數據基礎與方法
- 比特幣漲幅遠高於黃金,為什麼績效不高?
- 信仰也需要講究成本
數據基礎與方法
我們根據 Bitcoin Treasuries 的 數據 進行統計,共涵蓋超過 50 筆投資(包含昨日公布的最新一筆投資),總投入金額約為 35.1 億美元。以這些日期與金額為基礎,我們模擬若在同日投入後同金額的黃金或標普 500 指數(S&P 500),並持有至 2025 年 4 月 1 日,會得到多少回報。
根據 ChatGPT 的分析結果(已與 Grok 進行交叉比對,如有錯誤請指正)顯示,微策略的比特幣策略確實遠超標普 500,但意外的是,比特幣的績效並沒有比黃金高上多少,甚至在今天之前績效都還落後於黃金。(撰寫本文時比特幣約 85,000 美元。)

比特幣漲幅遠高於黃金,為什麼績效不高?
單從價格來看,雖然比特幣從 2020 年的不到 20,000 美元漲至超過 80,000 美元,但 Strategy 有很大一部分交易集中在 2024~2025 年這段期間,尤其 2025 年高點區間買入佔比相當高,其比特幣的持倉均價實際上高達 67,400 美元。
- 2020–2021 年約佔 35%–40%(低成本時期)。
- 2022–2023 年約佔 25%。
- 2024–2025 年約佔 30%–40%。
相對而言,黃金 2020 年至今雖然漲幅只有約 110%,但價格走勢平穩,從 1,500 美元一路緩升至 3,159 美元,沒有高位接盤的風險。
信仰也需要講究成本
Strategy 的比特幣投資是華爾街史上罕見的「極端信仰式操作」,至今尚未失敗,且獲利可觀。但從模擬結果來看,如果 Strategy 選擇投資黃金,最終績效與比特幣的差異也不會太大,且黃金流動性甚至遠勝比特幣(離場難度相對更低)。
總體來說,本文並不是為了否定比特幣的價值或評斷黃金與比特幣熟優熟劣,而是要強調即使有信仰,以不要忽視「進場時機與成本控制」的重要性。
免責聲明: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,與本平台無關。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。
您也可能喜歡
Solv Protocol、Fragmetric 和 Zeus Network 合作推出 FragBTC:Solana 的原生收益型比特幣產品
簡單來說 Solv Protocol 與 Zeus Network 和 Fragmetric 合作推出了 FragBTC,以便 Solana 上的比特幣持有者能夠參與 DeFi.

Arbitrum稱在Nvidia拒絕與加密貨幣相關聯後退出加速器計劃
快速摘要 Arbitrum Foundation表示,在芯片製造商要求不要在任何公開公告中提及其公司後,已退出Nvidia支持的Ignition AI Accelerator計劃。早前報導指出,Nvidia拒絕了Arbitrum加入加速器計劃的要求。Arbitrum在聲明中稱退出是一個"明智的商業決策"。

Solana DeFi 協議 Loopscale 在推出兩週後遭受580萬美元的漏洞攻擊
快報:Solana DeFi 協議 Loopscale 在週六遭遇一位不明攻擊者的攻擊後損失580萬美元,該平台表示。Loopscale 表示正積極與執法部門合作追查攻擊者並嘗試追回資金。平台在調查事件過程中於週六暫時限制了某些功能。

解決 DeFi 碎片化:Omniston 如何在 TON 上擴展流動性
簡單來說 STON.fi 為 TON 推出了 Omniston 去中心化流動性聚合協議,旨在解決不斷擴大的 TON 生態系統中市場碎片化的挑戰。

热门新闻
更多加密貨幣價格
更多








